《天道》丁元英的一句经典台词,你能看懂,才能活得通透

智能摘要
我们公司裁员的时候,有些人还挺开心的,毕竟N+1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而且因为业务收缩,本来在公司也没啥事做,闲着也是闲着。那么问题来了,作为打工人的你,仔细想一想,如果你们公司要裁掉四分之三,只剩四分之一的人留下,继续维持当前的业务。像我这个朋友,觉得这里打仗,那我换个地方不就行了?某些时候,事发突然,根本不会给你提升上线的机会,就只能在下线,在生存底线这里想办法,你还不能等坏事发生了,才有底线思维。
原文约 2949 | 图片 2 | 建议阅读 6 分钟 | 评价反馈

《天道》丁元英的一句经典台词,你能看懂,才能活得通透

原创格总 格总在人间

这是 格总在人间 的第624篇原创




1


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段话,一个互联网创业者写的,关于裁员。


我觉得非常经典,非常牛逼。


他说,我们公司裁员的时候,有些人还挺开心的,毕竟N+1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而且因为业务收缩,本来在公司也没啥事做,闲着也是闲着。


通知出来,有几个层竟然主动要求被裁。

这是什么情况!


其实,也很好理解。


如意算盘是,趁着公司还有钱发赔偿,赶紧走,免得啥时候连赔偿都发不起了。


下面他的两段话,建议大家好好品一品。


1、他说,由此可见,“寒气”还没有传递到每一个人,我们的经济还没到最烂的时候。


啥时候每个人都哭着喊着,要留下来。


N+1也不要了,只要有个饭碗能上班,能维持住现状就行。


这个时候,可能经济就见底了。


2、这次裁员之后,团队只剩四分之一的人,发现业务居然没有任何影响!


说明啥?


说明之前的扩张,招了很多根本没有效益产出的人进来,团队能打的,真正扛事儿的,不抱怨不气馁的,永远只是那一小撮。


也说明作为老板,之前的招聘是失职的。


今天,我给大家分享这段话,“寒气”有没有传递到每个人,经济还会不会更差,不是我想聊的重点,我想聊的,是他提到的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:


公司就剩四分之一,业务居然没影响。


那么问题来了,作为打工人的你,仔细想一想,如果你们公司要裁掉四分之三,只剩四分之一的人留下,继续维持当前的业务。


你会在哪部分里面?


如果答案是在四分之三里,现在的你,该怎么办?


我管这种问题,叫做“底线思维”。


所谓底线思维,就是我能接受的最差的情况,最差最差的情况,到底是啥?


面对这个情况,我应该提前做点啥?


如果你觉得,裁员四分之三还不算差,那就假设公司明天倒闭。


就连最差最差的情况都能接受,恭喜你,你的心态一定很稳。


因为你已经做好了接受一切坏事的准备。




2



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,即将一周年了。


记得当时,我和一个朋友聊天。


对方问,目前这局势,我这拖家带口的,要不要移民?我也可以把一线城市的家,搬回老家省会,但我们家那边军工企业很多,也很麻烦,不如直接走算了?


我懂他的意思。


他是说俄乌战争会不会是三战的导火索,再加之最近台海局势很不稳定。


这家伙名校出身,奋斗10多年接近财富自由,属于那种典型的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,有些话,我觉得讲了也白讲。


所以我跟他聊了点别的。


我说你了解二战的时候,在美国的日本侨民的事吗?


日军偷袭珍珠港,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到2个月,罗斯福总统就签署了著名的《9066号行政命令》,11万遵纪守法的美籍日本人,被直接送到专门划定的集中营。


数代人的财富直接清零,就不说了。


失去人身自由,也不说了。


仅仅因为和交战国一个族裔,这些日本人还要承受来自整个美国社会的歧视,羞辱,和不公正对待。


现在,你说想移民。


当世界分成两个阵营,打成一片,如果你人在交战国,你的下场,会不会跟当年日裔一样?


如果你去到中立的第三方小国。


战争打响,全球供应链迅速瘫痪,日常物资会紧俏奇缺,这个时候,你觉得你所在国的政府,是优先保证本国公民的供给,还是保证你这些刚来的外国移民呢?


朋友不说话,不知道在想啥。


我继续说。


你也是学过经济学的,知道这个世界上的财富不可能凭空创造,打仗是要花钱的,战争就是一座焚烧炉,既烧人,也烧钱。


一枚巡航导弹发射出去,几十个中产之家的财富,瞬间没了。


一架战机被击落,一百个中产没了。


一艘航母被击沉,一座小城市一年就白干了。


打仗的钱从哪里来?每个政府都会在自己地盘上动脑筋,没有谁可以全身而退,一个都没有。


战争会逼着每个人选边站,哪怕你选中立方,也要交足够的保护费。


问题是,交了还不一定管用。


历史书上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是:


公正,法治和多元文化,仅限于和平时期;战争时的保命逻辑,只有靠你那张黄色的脸,所归属的族群。


真打起来,我选择和自己的国家在一起,至于你,还要不要移民?再说,你能移到哪里去?


朋友仰天长叹,还是没说话。


那天聊完,我认真想了想,很感慨。


感觉不少人对一件事做判断,做决策,大多数时候不是基于现实,不是基于理智分析,而是基于自己的“美好愿望”。


说白了,就是幻想。


像我这个朋友,觉得这里打仗,那我换个地方不就行了?


再比如很多打工人,心想这里裁员大不了我换个地方打工,不就行了?


可是这个世界,哪有那么听话。


往往到了最后你面对的选择,不是很好,更好,最好;而是要在很糟,更糟,最糟糕中间,去找一个可以接受的局面。


这个时候,你就需要“底线思维”。




3



之前有部很火的电视剧《天道》,男主丁元英有一句台词,我觉得很通透,大概意思是:


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取决于两条线。


上面那根线叫“能人所不能”,意思是别人做不到,你可以做到;下面那根线叫做“忍人所不忍”,别人无法忍受的,你可以忍受。


生存空间就在这两条线之间。


上线越高,下线越低,你的生存空间就越大。


注意,所谓下线是指你可以忍受的下线,是生存状态的下线,不是道德下限,别搞错了。


这个下线,就是我们说的“底线思维”。


平常我们说要提升能力,也就是尽可能把上面这根线,往上提得足够高,提得越高,你生存空间越大。


不过上线提升有个问题,就是需要时间,人的成长总是缓慢的。


某些时候,事发突然,根本不会给你提升上线的机会,怎么办,就只能在下线,在生存底线这里想办法,而且,你还不能等坏事发生了,才有底线思维。


设置底线,是平常就该做的事。


我很庆幸,曾经有过一段投资的工作经历。


投资有风险,大家都知道,所以我们在决定投入之前,也会设置底线,不光设置底线,还会做好预案。


最坏情况发生,比如回款出了问题,项目彻底凉凉,怎么办?


次一点的,比如天气严寒导致工程进度拖慢,又怎么办?


再次一点的,比如骨干人员离职,暂时没人补上,又怎么办?


把底线设置好,底线之上的每一层预案做好,一般来说,工作都会在掌控之中,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。


回到我们个人。


比如保险,就是一种底线思维。


再比如储蓄,也是一种底线思维。


还有我之前建议大家,要跟小区的保安保持良好的关系,关键时候老人病了,孩子丢了,人家愿意帮你。


跟公司的HR保持良好的关系;在自己的城市认识几个律师朋友;认识两个警察朋友……这些,都是一种底线思维。


海明威在《老人与海》里面说:


人可以被消灭,但不能被打败。


年轻时候我不太懂,为啥不能被打败?现在懂了,就是人家有底线思维,只要我的底线够低,比如,底线是只要我还活着,我就可以重来。


只要我活着,就可以战斗,战争就还没结束,我就还没输。




4



讲了这么多,我是想提醒大家。


看似平静的生活,处处藏着风险,我们生处的时代并不太平,经济也好,疫情也好,国际环境也好……这些是因为,我们运气不好吗?


不,这只是正常情况。


曾经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,世界大致和平,没有大规模瘟疫……才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情况。


所以,把生存底线调低一点,苟一点,幻想少一点,别做自欺欺人的事。


你的生存底线越低,底线之上的东西你就越多。


就像有句话说的:


“除了病痛和身体受伤,你感受到的其他任何痛苦,都是价值观带来的。”


底线思维,就是这个价值观。




PS:

大家好,后天周四晚上8点一刻,我的第2次公开课会在视频号上直播,主题是:


去新公司没有靠山,怎么混得风生水起?


点下面红色按钮,赶紧预约起来。



公开课PPT,会发到专门的群里。


大家可以扫描下面图片的二维码,让助理拉你进群。






我是格总,前华为销售;前投资公司总监;《职场的逻辑》书作者;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。


新书(签名版火热上市,点击下图5折购买




往期话题


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,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


35岁之后,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


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30 分享
相关推荐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